始批量进入海军服役的俯冲轰炸机就是彻底改变了航空母舰的作战服方式,奠定航空母舰在中国海军中作战核心的地位。
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航空技术的发展和航空母舰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任何的航空技术革命都可能给航空母舰的作战模式以及设计带去极大的变化。
而在天山号航空母舰建造期间,中国的航空技术或者说世界上的航空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37年-1940年之间,短短三年间各国的航空技术可以说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也不为过,各种先进战斗机不断涌现,几乎短短两三年内各国都是进入了全金属单翼`飞机的年代,飞机的重量,尤其是舰载机轰炸机的重量提升的非常快。
实际上从一战时期开始,各国的军用飞机就不断朝着大型化、重型化发展,以中国海军的战斗力系列为例子,1931年左右才大规模服役的舰载型F3战斗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过两吨,但是1936大规模服役的F4舰载型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三点五吨,而海军去年才服役的最新式风冷式舰载战斗机F8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五点三吨,而海军中已经进行首飞并还在试验中的新一代舰载俯冲轰炸机的空重就是达到了六吨多,更不要说最大起飞重量了。
舰载机的重量和体形都在增大,对于空军或者海军岸基航空兵来说影响还不算大外,但是对于海军舰载航空兵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了,舰载机重量和体积增加了,那就代表着需要更高的起飞速度,更长的起飞距离,需要更大的空间来容纳这些舰载机以保证舰载机的数量。
其中提高的起飞速度和起飞距离对于现今的螺旋桨时代战斗机来说问题还不算大,通过加大发动机的功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体积的加大就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了,尤其是中国海军的B10俯冲轰炸机服役的时候,比B6俯冲轰炸机大的体积让当时的海军航空兵费劲了心思安排各种搭载安排,甚至最后不惜牺牲了B10轰炸机的机翼强度,把机翼的折叠长度加大。
即便如此,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