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配合。
而当面的俄军包括阿雷斯的三个师、突厥斯坦方向的三个师,总兵力约七万余人,大小火炮数百门,坦克数十辆,另外俄罗斯国防军空军的二百余架作战飞机配合。
虽然从兵力上第四集团军在中亚南部的投入并没有比俄罗斯国防军多很多,但是在重型武器上以及空中支援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也是让中国陆军在开战后一直压着俄罗斯国防军打的缘故。
双方围绕着阿雷斯、突厥斯坦、塔什干激战大半个月后,以中国陆军彻底突破俄军防线而告终,此役俄军有三个遭到了全歼,剩余的三个师也是被重创,其中国俄军第三十三师从突厥斯坦撤退时候只剩下三千余人而已。俄军在此战中几乎损失了全部的重型装备,同时兵员损失高达五万余人,只剩下一万多逃了出去,支援俄罗斯国防军陆军作战的俄罗斯国防军空军的两百多架飞机也是被击落绝大多数。
相对于俄罗斯的损失惨重,中国方面的损失并不高,纵然开战的前期中中国的伤亡有些大,但是过了几天后士兵们适应了战争的氛围,见识了残酷的战争后战争经验也是迅速增长了起来,这就让后期的兵员损失并不大,持续大半个月的中亚南部战事中,中方损失兵员约八千余人,损失坦克三十余辆,作战飞机四十余架,大小火炮近百门。
但是中方由于是进攻一方,所以很多伤员在受伤后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护以及治疗,加上中国陆军的治疗体系得益于国内抗生素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感染大大降低,所以伤员的死亡率比较低,同时也就拉低了整体上的阵亡率,持续作战中,第四集团军的阵亡兵员是约一千人左右,这对于一场大规模、敌军装备不弱、抵抗的非常顽强的战争而言是非常少的了。
双方的伤亡数字其实都还不算什么,最为重要的是,第四集团军现在就可以沿着中亚铁路一路西进,利用中亚铁路来保障第四集团军的西进过程中的补给,毕竟第四集团军整体规模可是高达数十万人,并不是一个第三师可以相提并论的,当初一个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