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郑家其实就在等于杨两位上门?
对了,定是这样的,想到这里,李月姐几乎可以确定的猜测。[]
如今,郑家和于杨两举子一样,都是为二爷办差,那么二者之间就有了合作的关系,但合作的同时,二者之间又有竞争,两位举子要在这河道工程中显示才能,以便能够让二爷帮忙起复,恢复功名,而郑家也要在这河道工程中显示力量,不能让人小看了去。
于是,二者之间,哪一方争取到主动,哪一方就在二者的合作中占了上风。而丁役事件就是郑家的一个契机,于杨两位为了这事找到郑家,等于是于杨两位先有求于郑家,那郑家在二者之争中占了上风,而以后,于杨两位要在柳洼站稳,也定然离不开郑家的支持,这样,郑家的河道上,乃至未来的钞关上就站稳了一头。就能为郑家争取最大的利益。
这应该就是郑家打的算盘,只是于杨两位外乡人初到柳洼,又哪里柳洼的情形,再加上郑家是刀儿匠屠夫出身,出身低下,难免被人小看了,这也是于杨两位在李月姐提醒之前,没有想到找郑家的原因。
而郑家为了站住主动地位,也不可以出面,于是李月姐的提醒就至关重要的了,她为这两方拉了一条线,起到了沟通的作用,难怪郑老太夸奖了。
“哦,我明白了,老太的算盘打的精道啊。”李月姐开玩笑似的说。又贼兮兮的道老太就不怕两位管事想明白了,心里不痛快。”
同时心里也叹息啊,于子期和杨东成读书不,但在这方面的道行还是差了一点,如果两人一来,就先以的身体去拜访郑大,那就不会象现在这么被动了。[]
不过,这些都不关李月姐的事情,你郑家占主动,或是于杨二位占主动,于她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时,郑老太斜了李月姐一眼他们都是读书人,会明白了,再说了,咱们郑家世代居柳洼,于柳洼息息相关,而那两个举子,他们不可能留在柳洼,他们只要办好差,好得二爷看重,恢复功名,又哪会盯上柳洼这点利益,想明白后反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