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墨易离开,回到屋里,李月姐的心情却又有些患得患失起来,其实她这个想法有一个最大的漏洞,那便是御史们倒底会不会插手,而李月姐自己也知道,她对御史们的所有认识仅来自于那八卦闲集的如意闲话,她也是照搬书本,而实际上,御史们会不会插手,那只有天晓得了,如果御史不插手,那一切就全是空。//欢迎来到阅读//
所以,在这个想法中,李月姐多多少少也有些利用于子期的心思。也正是因为知道于子期是御史,她才大胆的做出这个计划。
一切就看于子期接不接手了。
转眼,天边渐现鱼肚白。
御史府。
“天亮了。”杨东城从一边的一个泥炉上提起一壶温好的酒,给自己和于子期斟上。然后悠闲的咪了一口。
“我看那,你也别窝在柳洼那地儿了,如果真不想科举的话,以你举人的身份,在吏部都有报备的,到地方谋一任主薄不成问题,要是真喜欢抄关上的事情,那还不如回江淮呢,淮关那才是天下第一关。”于子期道,随后又吟道:“板闸人家水一湾,人家生计仗淮关,婢赊斗米奴骑马,笑指商船去又还。”
由这诗中,淮关盛景可见一斑
“那不成,做人要有始有终,你也是知道的,当初我们为了在柳洼立住脚下,可是下了大力气拉拢了一些人,这些人为了我们可没少得罪周家,你如今插手不了柳洼那一块,如果我再走了。再加上郑家如今这个情况,那这些人首先就是周家的打压对象,尤其是那李家,那样子我岂不是有愧于人了。”杨东城道。
“那你说怎么办?”听到杨东城说李家。李月姐那素衣木钗的形象就闪过他的脑海,于子期不由的神色一暗。
“我这不是来找你想办法嘛?你不是御史嘛,查查周家三爷的事呗。我在柳洼听好些人说了,这位周三爷的屁股很不干净呢。”杨东城道,他的想法很简单,若是周家仅只是跟郑家斗,那他不管,但是钞关和河工衙门是他的地盘,若是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