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担扰的神色,再想起之前麻妈妈的话。青蝉家可是淮安人,总有些亲戚吧,想来是担心那边了。
“来,跟我说说,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李月姐拍着她的手背问。
“也没了。我爹那边大多的亲戚都瞧不上我,也就一个小姑姑,就她还疼我。只不知这会受不受大牵连?”青蝉红了眼眶道。
“放心,我听淮安那边女人多是呆在后宅里,平日里不太出来跑动,想来不至于会有事,等大人回来,我让他派人打听打听。”李月姐安慰她道。
“多谢夫人。”青蝉揉了揉眼眶,有些不好意思。
郑典回来,已是戌时正。脸色不是太好。
“怎么,城外的事情很棘手啊?”李月姐热了一碗莲子清粥,再炒了几样下粥的小菜。开胃口的很,郑典一气便是两碗下肚,他晚上就随便糊了一口。这会儿早饿坏了。
“城外的事情还好,人少,乱不起,我倒是有些担心我大伯他们,算行程,他们如今应该就在淮安那边装漕粮,淮安的暴民闹的挺凶的,暴民起乱为了啥,不就是为了一个吃饭嘛,这里面最紧要的就是一个粮,我怕他们最后会针对漕船动手,到时大伯使不得要受迁连”郑典道。
“应该没事吧,大伯可不是吃素的,再说了,漕船上有漕司的官员,有卫所押运兵,这精兵强将的,一些个乱民怕是耐何不得他们吧,你要实在担心,我看你明天派个人去那边打听一下,还有青蝉她家的一些情况。”李月姐琢磨的道。
“嗯,这倒也是,我看明天我让的同星去,省的这小子最近混的太滋润,都快成了小秦淮那边的老客了。”郑典没好气的道。
郑典这般的埋汰郑星,若得李月姐又是一阵好笑。
一夜无话。第二天郑典便派了郑星去淮安那边打听打听。
接下来几天,郑典忙的脚不贴地,如今已是入秋了,离冬天不远了,城外的难民要安置好,要不然,一个冬天下来,不晓得要冻死多少人。
这一忙就直忙到十月份,天气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