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是没底的,她容不下人,既便是个典妾也容不下。
正说话间,就看到小囡儿从厨房里出来,两手吃力的提着一只大的猪食桶,一步三晃的,朝后院去,显然是去喂猪,那猪食桶有小囡儿大半人高,小囡儿提着十分的吃力,李月姐瞧不过眼,便走过去,接过小囡儿手上的猪食桶,帮她提到后院去。
小囡儿只是朝着李月姐笑,却不多话,到得后院,放下猪食桶,李月姐看着小囡儿一勺一勺的喂猪,还叫唤着猪的名字,便拍了拍她的脑袋,这丫头,转眼这就快九岁了,那脸庞跟金凤一个模子。
看她做事架轻就熟的,显然平常这些事情都是她在干。李月姐轻叹了口气,这些年了,二婶儿心里的刺还没有拔掉,想着,帮小囡儿一起喂好猪,再出来。
“厨房里有一篮子豆腐,你送到元家的棺材铺去。钱记得收啊。”这是二婶儿又冲着还在喘气的小囡儿道。
“哦。”小囡儿应了声,便小跑着进了厨房,然后挎着篮子出了门。
“二婶儿,你怎么也不让小囡儿歇一下,后院那么多头猪,全她一个人在忙活,她才多大点啊?”李月姐忍不住道。
“我自个儿的外孙女,用不着别人操心。”李方氏没好气的回道。
得,就这一句话,堵的李月姐没话说了,沉着脸回到阿奶身边坐下。
“随她去吧,我看着的呢,农户人家的孩子,多干活儿没啥事,她这样,倒比一开始不理不睬不闻不问的要好一些,至少小囡儿那里,她是宁愿你二婶差她做事,也不愿你二婶不理她的。”李婆子眯着眼道。
李月姐不由点点头,想着之前小囡儿的神情,倒确实没什么不痛快的。
“对了,说到这里,我还得提醒你一句,墨风那小子虽然如今出息了,但也学了一些读书人的臭毛病,总之我瞧着没有农户人家出身的那种实诚,你虽然出嫁了,但你在李家的威信是不一样,有空的时候,你写几封信去他那里多提点提点,敲打一下,不管再走的多过,农户人家的根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