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香皂里还要加入点橄榄油、各种香精之类的添加剂,成本更高一些而已。
但在1891年的清朝,肥皂却卖的很贵,一块香皂值十两银子,一块肥皂也能卖到二到三两银子,相比较这时候其他商品的价格,二十文铜钱能买个烧饼,只要管饭,五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个幼童,有时候还能买一送一,肥皂的价钱确实是贵到离谱。
这原因有二,一是,清朝自己没有能够生产肥皂的工厂,肥皂不远万里从欧洲、美洲进来,光运费就很可观。二是,二十世纪时整个世界的化学工业才刚刚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烧碱还只能在实验室里小批量制造,成本自然高昂。
但是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顾敏翻看化学工业的历史发现,烧碱在1890年也就是去年时就已经在德国实现了工业化生产的历史转变。去年冬天,烧碱在欧洲已经实现了价格的大幅度跳水。
但是由于20世纪迟滞的信息传播速度和产业之间缓慢的链接速度的原因,欧洲烧碱价格的下跌和中国肥皂价格下跌之间最迟还需要半年时间。
垄断为王,只有垄断才能产生巨额利益,在二十世纪这是一条不变的真理,钢铁大王、石油大王之类的称号都是这一时期特有的历史名词。
顾敏想要做肥皂大王,就要打这半年的时间差,在洋行反应过来之前迅速占领肥皂市场。
半个月后,在天津城南边,离英租界还有好几里路的荒滩上,平地立起了一个大庄子。没有敲锣打鼓,也没有花团锦簇,顾敏的“大华肥皂厂”就这样静悄悄地开业了。
北方春天来得晚,到四月底,温柔地春风才赶走了冷冽的北风,正式在天津城里扎了根。
星期天的早晨,河水清澈,鸟儿歌唱。老城里,猫了一冬的市民们舒展着身子从暖和的房屋里出来了,悠闲地举着鸟笼散步。租界里,洋人们齐聚教堂,唱诗班唱起悠扬的曲调。
顾敏穿着白色的盖住全身的工作服在工厂的车间里忙活着,大喊大叫,手舞足蹈,指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