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李姐发话了:“各位,是我老家人办的罐头厂,销路不大好,都帮着想想主意。”
那个中年人也笑呵呵地一个劲点头:“大伙多帮忙哩,俺们这罐头忒好吃嘞。”
李姐还打开一瓶,找了个小勺,一家舀一个黄太平果,给大伙品尝。
大伙一边吃一边点头:“挺甜的。”
中年人依旧满脸堆笑:“俺们这罐头都是真材实料,大伙都是有学问的人,肯定有法子,帮帮忙,帮帮忙。”
吃人家的嘴软,大伙就七嘴八舌地给出主意,有说降低价格的,有说搞有奖销售的,反正都挺用心,至于有没有效果,他们就不敢保证了。
“小刘啊,你是学经济的,你给拿个主意。”
李姐也觉得那些主意不大靠谱,看到刘青山一直笑而不语,就直接找上他。
刘青山从自己办公桌上,拿起装着水的罐头瓶儿,慢悠悠地喝了一口,然后说道:
“也不是没办法,只要在瓶子上下点功夫就成。”
“罐头瓶儿不都是这样滴,还能咋弄?”那个中年人疑惑地问。
这时候的罐头瓶,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样式,基本都是统一规格的,比较矮,但是肚子比较大,手小的,得俩手捧着。
上面的瓶盖儿,也不是像后来那种旋转的,而是整个一圈,都是压死的。
吃的时候,得用螺丝刀,把周围一圈都撬起,比较费劲。
周围的同事也有点搞不懂:是啊,罐头瓶子不都是这样的吗?
刘青山轻轻晃晃手里装水的罐头瓶:“还多亏李姐给我的这个罐头瓶儿,让我受到启发。”
“要是把罐头瓶设计成玻璃水杯的形状,就是比现在细一些,高一些。”
“这样吃完罐头之后,瓶子还可以……”
没等刘青山说完,李姐就使劲一拍大腿:“妙啊,既能吃罐头,吃完又能得个喝水的杯子,一举两得!”
其他人也听明白了,都跟着点头,都夸年轻人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