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要得紧,下头的人自然抓紧时间埋下头来赶工,不到三日礼部就将整个流程定了下来。又因着应邑长公主是住在宫里头的,户部便派了人去长公主府挨个儿清点放置的嫁妆,又赶紧加班加点回来置出一本册子,恭恭敬敬地送到凤仪殿来。
“原先在高青置的万亩良田被水淹了,这件事儿本宫怎么不知道?”方皇后端坐在椅凳上。单手拿着本厚厚的几十页的册子,眼神没抬。缓声说着。
下首抬出了盏琉璃绘仕女图鸡翅木大屏风,隐隐约约能瞧见有一个黑影规规矩矩地立在后头,这是户部遣来回话的。
方皇后的语气里听不出喜怒来,那人想了想册子写下的“高青万亩之地因洪而毁,故而特拨通州三千亩地忝添其上”的话,万亩良田换通州三千亩地,怎么看也是应邑长公主亏了。可明白人都知道,通州靠近定京,是什么地价?高青又是个什么地价?两厢权衡,堪堪平均。户部斟酌着这样办,也是因为向公公过来吩咐的那句话“比照合方大长公主二嫁之时的份例添置”,户部还特意去翻了翻合方大长公主二嫁时候是什么份例——不盈不亏。
故而才敢放心大胆地拿等价的东西去换上原来的。
“是前年山东洪涝的时候遭的灾...”那人边回话边透过屏风想瞧方皇后的神色,“那时候卫国公世子正缠绵病榻,高青的地儿又隔得远,估摸着应邑长公主也没这个心思去管那起子杂事儿。”
方皇后几下看完,将册子递给安静坐在身旁的行昭,抬抬下颌示意她也看看,边说:“可见应邑长公主不是靠着这万亩良田过活的。通州的地界儿好,靠近定京,这几年的地价是成番往上涨,京城里头的有头有脸的人家也都在通州置地办产,可也已经是千金难买了。都置办给了应邑长公主,等欢宜公主出嫁的时候,又拿什么来置办?难不成置办到福建、湖广那边去?”
那人一听方皇后这番话,明白几分了,心里头无端想起前些日子京城里头传得沸沸扬扬的那则传言。
难不成果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