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余长宁可是连陛下都敢顶撞,且顶撞之后陛下还对他信赖有加,视之为能事之人,所以也不敢轻易得罪,只得一团和气地劝说道:“余少卿,思摩可汗在我大唐被杀,乃是一件大案,而你又牵涉在内,所以陛下对此案十分地关心,刚才便传召本官进宫,要本官找你现将事情的缘由写下来送给陛下过目。”
余长宁疑惑问道:“咦,刚才房大人不是说明日朝参会专议此事么?为何现在陛下却要你们刑部来提审下官?”
刘德威急忙摇手道:“不是提审,而单单只是请余少卿你写明事由送给陛下过目,仅此而已。”
余长宁恍然地哦了一声,转念思忖半响,顿时明白了李世民多此一举的用意,摇头失笑暗暗道:“这皇帝丈人还是真要面子,看来我也只能将过错全部揽下去了,只盼他能手下留情放我一马才好。”
于是乎,余长宁提笔磨墨,便将思摩遇刺的详细过程写了下来,当然,他余驸马当时可是昏迷不醒,所以也是写得含含糊糊的,而且对于属于他的罪责也是避重就轻,完全将责任推到了冤死鬼思摩的身上。
御书房内,李世民刚刚批阅完奏折,便看到了余长宁送来的供词,皱着眉头打开细细读完,他不禁对余长宁的油滑更认识了几分,报以无奈的苦笑。
不过余长宁却在供词中只字未提自己同意他带思摩前去青楼之事,而将责任全部揽了下来,倒也让李世民心头为之一松,若是让言官们知道是自己同意此事,只怕魏征等人的劝诫之声也会弄得自己狼狈不堪颜面大跌。
不过话虽回来,一人之死虽然微不足道,但思摩却是突厥降部的核心人物,若是没了他代替朝廷戍边,到时候除了乱子可怎么办?况且,自己也应该给突厥降部以及所有的异国一个交代。
心念及此,李世民的眉头皱得更深了,长身而起负手在殿内转悠了起来。
翌日一早宫门打开,群臣车马缓缓进入,犹如一条迤逦而行的长龙。
余长宁刚刚下得马车,便见周边不少官吏同僚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