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末之际群雄纷争,军阀并起,朱元璋只是其中一个势力较小的军阀,与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等已纷纷称王称帝实在弱小,然而他凭借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谋划,一步一步地吞食天下,从而建立无上帝业,将蒙古鞑子赶出中原,恢复了华夏江山。
不过今日余长宁反道而行,将“缓称王”变成了“速称王”,因为中原历来王朝衰败,各地割据势力云集之时,当先称王称帝乃是最笨的举动,如秦末的陈胜、如汉末的袁术等等,虽然迫不及待地建国称帝,然而后来却都成为众矢之的,不管是平叛的朝廷,还是其他的军阀割据,都不会放过那些率先称帝之人,因为天无二日,称帝乃是对周边势力一种无声的挑拨,所以大家便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若甄云按照余长宁的提议行事建立突厥汗国,那必定会在她与薛延陀之间埋下一颗猜忌的种子,更加深周边势力对甄云的防备之心,的确是一招杀人不见血的阴谋。
甄云一双娥眉紧紧皱起,显然正在激烈的思考当中,余长宁喝着热腾腾的牛骨茶耐心等待,根本没有催促的意思。
过了大概盏茶时间,甄云轻轻一叹道:“你的提议虽然很好,不过却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余长宁以为她看出了什么,心头不由一跳,问道:“不知可汗觉得下官的提议有什么弊端?”
甄云对着他一瞥,似乎是在责怪他的疏忽,淡淡道:“最大弊端,便是我们建国称王之举必定会引起周边国家的提防,特别是大唐与薛延陀,如此一来大唐更会视我们为肉中之刺,恨不得出之而后快。而我们的盟友薛延陀也会产生异心,毕竟在真珠可汗心中,我真云可是他们的附庸势力。对了,还有西突厥,若我们是正统,那西突厥又变成了什么?所以这样一来我们便将周边最为强大的三个国家都得罪了。”
没想到自己苦思了一夜的奸计被真云盏茶时间便看破,余长宁不由大是尴尬,但不料甄云又是微微一哼,接着补充道:“建国称王之举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