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已。只听叶青羽的声音再次响起,“此轮虽已作罢,但老大人忧民之心,让小子十分钦佩。”说着他对着张子善再次一礼,道:“小子不才,愿试老大人之题,还望老大人成全。”
张子善本已万念俱灰,想着帝国的新生一辈竟是如此的不堪,农耕国之大事,竟然比不上他们的风花雪月。却突然见叶青羽说要以此题作诗,不由得惊喜交加,道:“叶世子有此雅兴,老夫愿为世子执笔研墨。
众人大惊,执笔研墨可是文人给予文人的最高礼节,张子善龙渊阁大儒之一,竟然给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而且还是给帝国有名的纨绔子弟执笔研墨,怎能不让众人震惊。
叶青羽连连推辞,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走到桌案前,从南宫雨惜手中接过笔,挥笔写道: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写完,提笔再写: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却是一口气写了两首,而且风格不同。书吏读完,众人齐声叫好。这次不止是将军们,那些围观的书生也跟着叫好。显然孟天尹以犯了众怒,而叶青羽却得了人心。
孟天尹满面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暗恨叶青羽阴险,上了其当。诚然题目比较偏,他一时做不出,但逼急了还是能挤出两句的,何至于弄得象现在这么被动,虽然没输题目,但却被狠狠的踩了脸。
张子善拿着两首诗,连连称赞,其心情之愉悦,傻子都能看的出来。
赌诗还的继续,这次却没人愿意出题了,这些老儒生都是人精,知道孟天尹跟沈莫恒的关系,出的好了,皆大欢喜,出不好了,你那弟子不应题,这不是自找打脸吗?
球又提给了沈莫恒,他是主持,推脱不掉,再说他这个弟子能写什么诗,他最清楚不过了,道:“既然是芷水诗会,大家定然都知道芷水的来历。是因为昭君公主出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