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比铜或银更低,为目前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因为它的电阻率极低,电子跑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出更薄、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实质上是一种透明、良好的导体,也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
石墨烯另一个特性,是能够在常温下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一些理论学家指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中的某些平台可以构成非阿贝尔态(Non-Abelian-States),这可以成为搭建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基础。石墨烯中的量子霍尔效应与一般的量子霍尔行为大不相同,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unusual-Quantum-Hall-Effect)。这为石墨烯被用于发展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甚至量级计算机奠定了理论的可能。
前世,从石墨烯诞生一直到2008年,由机械剥离法制备得到的制备得到的石墨烯乃世界最贵的材料之一,人发截面尺寸的微小样品需要花费1000美元。渐渐地,随着制备程序的规模化,成本降低很多。现在,相当公司都能够以公吨为计量单位来买卖石墨烯。换另一方面,生长于碳化硅表面上的石墨烯晶膜的价钱主要决定于基板成本,在2009年大约为$100/cm2。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碳原子沉积于镍金属基板,形成石墨烯,浸蚀去镍金属后,转换沉积至其它种基板。这样,可以更便宜地制备出尺寸达30英寸宽的石墨烯薄膜。
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发展到2014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最普通的是微机械分离法--撕胶带法/轻微摩擦法,直接将石墨烯薄片从较大的晶体上剪裁下来。2004年,海姆也就是石墨烯发明人等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单层石墨烯,并可以在外界环境下稳定存在。典型制备方法是用另外一种材料膨化或者引入缺陷的热解石墨进行摩擦,体相石墨的表面会产生絮片状的晶体,在这些絮片状的晶体中含有单层的石墨烯。但缺点是此法利用摩擦石墨表面获得的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