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有足够的玉米种,连蔓儿家种的嫩玉米几乎是去年的三倍。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连蔓儿下调了今年的嫩玉米价格。她将玉米棒按照大小和品相分成几等,定价则是从二百文钱一个到三百文钱一个不等。
不过武仲廉武大老板今年再想垄断嫩玉米的销售却不行了,连蔓儿家又和另外几家大酒楼签订了合约,供应嫩玉米。这几家大酒楼有锦阳县的,也有辽东府其它县城的,另外还有府城两家最大、最有名气的酒楼。
因此。连蔓儿还跟这些家酒楼分享了一些嫩玉米的菜谱,比如说松仁玉米、玉米蔬菜浓汤、玉米排骨汤,玉米饭、玉米羹等。她相信,有她这样一启发,那些酒楼肯定能做出更多花样的嫩玉米菜肴来。实际的情况,也正如她所预想的。各大酒楼纷纷推出特色的嫩玉米菜肴,使得她家的嫩玉米又供不应求了。甚至有外府的人来买嫩玉米,因为路途较远。还不惜用上了快马和冰块等手段。
连续卖了几天,连蔓儿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今年她家菜园的这一茬嫩玉米全部卖掉之后。所得的银最起码能有八百五十两。
连蔓儿家这嫩玉米,不仅让自家赚的盆满钵满,还造福了三十里营以及周围村镇那些做拉脚儿生意的人。其中得益最多的是王石榴家,还有镇上的陆家,当然这是因为连蔓儿家特意关照这两家的缘故。
王石榴是自家的一辆骡车,自己赶,陆家则是家里两辆骡车,有时候甚至派来三辆,由长工来赶车。
菜园里的嫩玉米,都是用来销售的。不过。连蔓儿并不会因此而亏待了自己和家人。
连蔓儿在自家后面的两个跨院里边边角角的地方,也种了些嫩玉米。[]而这些,已经足够她们自己吃了。小七终于可以放开肚皮吃嫩玉米了,有的时候晚饭根本就不吃别的,将嫩玉米就当饭来吃,而且还不用吃菜。
五郎的夜宵里也频繁地出现松仁玉米、玉米浓汤等。玉米里有很多益肝的营养。多吃一些,可以防止五郎因为熬夜念书而视力下降。鲁先生最爱吃的就是用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