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秀儿两个。家里的这些个媳妇、孙子、孙女,都没得过周氏的东西。
这样的做法,在庄户人家中是极为罕见的。周氏我行我素,有时候说起这件事,她还念念有词,说她这一辈子劳碌,都是为的儿子、儿媳妇、孙子、孙女。用周氏的话说,她给她们“扛长活”,劳心劳力之外,哪还用再给她们东西。应该是她们孝敬她东西才是应该的。而她的那些东西,自然是给她照顾不到、嫁出门的闺女的。
连枝儿要成亲,老宅那边也送来了添妆。来送添妆的人是蒋氏和连继祖。
连继祖就留在前院,和连守信说话,蒋氏到后院来送添妆。
老宅的添妆很简单,四样针线,包括帕子、枕套、袜子和鞋面,针线倒是极为精巧,花样也别致,显然是出自蒋氏之手,而所用的料子,连蔓儿也都认识。
那是她家,还有宋家送给老宅的尺头,周氏自家不知道做了些什么,余下来的边角料。
除了这四样针线,还有蒋氏打的各式各样的络子。
比起张氏娘家送的添妆,老宅的添妆就显得太过微薄。蒋氏心里明白,瞧着一屋子柜子上、地上挨挨挤挤地摆放着的别家送来的各样添妆,蒋氏难免露出几分不自在。
虽是如此,蒋氏也没解释上面。老宅的情况,连蔓儿家都知道,她再说,反而不好,也没什么意思。
老宅如今是连老爷子当家,但是在某些事情上,还是周氏做主。张氏也好,连枝儿和连蔓儿也好,都对老宅的添妆没有什么期待。
虽然没有期待,但真的看到这样的添妆,张氏、连蔓儿几个心里还是不痛快的。她们很看重的人、很看重的事,被老宅这样轻慢,即便是没有期待,也不可能痛快。
不过,大家都都竭力装作没事,连蔓儿还拿起那几样针线来细瞧了,李氏和张王氏也在旁边夸赞,自然是夸赞蒋氏的针线好。
连蔓儿拿起那双鞋面,不由得多打量了几眼,眼角的余光就看见蒋氏变了脸色。连蔓儿心里隐隐有些猜测,就将鞋面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