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哥孔明约到了一起,想商量一下如何摆脱四面受敌的现状,正在那讨论着的时候,兵丁来报,袁术的使者杨宏到了。董德厚听了一愣,自己那檄文一出,天下早就把自己归到了董卓一派,怎么这袁公路会想起往自己这里派使者来啊,貌似他称帝还早的很吧,不管了,见见在说。
话说这袁术咋说也是老袁家的人,怎么想起来跟董德厚打交道了呢?这事还得从那篇檄文说起,这袁术本来就有点缺心眼,手下那几个谋士也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现在袁术同志的地盘都靠南,那里最缺的就是盐,听说德厚这盐多,就动起了买盐的心思,可又怕董德厚跟董卓交好不卖给他,就把手下几个谋士叫到了一块商量,他那群半吊子谋士比这刘薄温和朱哥孔明好不到哪去,把那檄文看了又看翻了又翻,终于得到了一个雷人的结论。
“主公,我观此文,恶本初而,与主公无干!”
“主公,这董德厚虽然言语多有冒犯,可那也是着急啊,若是没有这篇檄文,那袁绍带兵直指洛阳,家中老小如何还有命在,董郡守不但无过,反而有功啊!”
“主公,下官以为应与董太守交好,使其在背后牵制袁绍。”
“主公,在下也以为当与董郡守交好。不光要交好,还要在青州多买食盐,以利我南阳的发展。”
这帮东西商量了半天,得出的结论就是董德厚看袁绍不顺眼,而且还是老袁家的救命恩人,特别是袁术得谢谢人家,不然家主的位子就让袁绍做了,这袁术本来就是个嘲巴孩子,他还就真信了,这次让杨宏来,一是为了对董德厚骂自己嘲巴致谢,二是为了用粮食换食盐,可董德厚明明记得这个嘲巴孩子的兵都是靠河蚌过日子的,咋会有粮食卖给自己呢?可人家杨宏信誓旦旦,保证没问题,只要董郡守答应换,要多少粮食有多少粮食,这下子董德厚就不淡定了,心说话罗贯中你大爷的,这袁术都拿粮换盐了你咋还说人家吃河蚌过日子啊,一问杨宏才知道,人家那是捞河蚌做菜吃,不是当兵的你还吃不上呢,还信誓旦旦的跟董大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