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我们挖堑壕,修工事,可离不开这些东西。”
唐克强展颜一笑,说道:“好,老哥明白,这些不用你操心了。”
张毅回过身来,向着聂世成说道:“大人,你可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聂世成笑道:“身边有了你这个小诸葛,我这个当头儿的可是轻松了许多。现在我们就等着日军到来,与他们决战于城下了……命令:副中营、北大营新编一个营,随我守住开城南门,未来日军攻城,依仗兵力优势,必定是要正面仰攻,我们一定要守住南门不失。练军一营守北门,练军二营守东门,练军三营收北门,北大营另外两营作为预备队,准备随时支援。另外,派出一支队伍,守好电报局,千万不能让开城内的日本间谍破坏了电报机器。冯贺,你速去调剂武器弹药,把开城城内的武器弹药,全部征用,有你统筹……”
数千里之外的天津,李鸿章府邸。中午,李鸿章致公完毕回来,心情沉重。近些日子来,自己煞费苦心,维持局面。朝堂之上,老佛爷不想大动干戈,力主求和,以图过个安稳寿诞;皇上年轻气盛,则一力主战,同时翁同龢那个老家伙,在鼓吹出战的同时,又处处刁难自己,不给自己经费整军备战。现在中日宣战,大战在即,火烧眉毛了,这些人才知道着急。可是近年来,由于没有经费维持,陆军还勉强维持着战力,海防可就不行了,舰炮陈旧,炮弹缺乏,海军训练严重不足,自己的淮军也是一再缩编,现在不过还有五万余人,怎么去抵抗未来日本的虎狼之军?如今的大清啊,风雨飘摇,人才凋零,想当初,文正公与左宗棠还有自己,各镇一方,努力维持,才有了同治中兴,如今前两人早已故去,朝中却再也没有良才顶替上来。翁同龢之流不过一介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晓军事、不通政治,不明外交,尸位素餐,国之蠹虫啊。
李鸿章深深叹息一声,疲惫地坐在沙发椅上,轻轻揉着太阳穴,实在是太倦了。这时,盛宣怀从外边急匆匆走了进来,看到李鸿章疲倦的样子,放轻脚步,轻轻说道:“中堂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