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是研发以等离子武器和激光武器的能量武器,当时M国战前已经能量武器展开了一部分研究,但可惜的是,直到战局恶化至此,这方面的武器成品依旧处于不大稳定的试验品状态,而且造价和维护费用高昂,更不用说,现行的主流枪械生产线根本无法通过简单的改造来生产这种原理完全不同的新武器。研究员们在巨大的战局压力下被折磨的焦头烂额,甚至于雇佣了一批来自俄国的同行,以便向他们学习——用简单的技术来研发了一种粗暴丑陋而实用的武器。
因为时间有限,条件简陋,研发对动力装甲武器的军火研究所还没来得及获得做靶子用的动力装甲(在当时,动力装甲的需求非常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于是研究员们只能在一些轻型装甲车上实验新武器,所以早期的强击步枪也因此得名,对战车来复枪。
一开始研究员们试图通过改进弹头使得一些大口径班用机枪获得足以击穿动力铠甲的穿甲能力,但结果并不明显,于是他们转而以反器材枪械为蓝本研究威力更大的单兵枪械,然后一种类似二战反坦克步枪,但又充满不同点的新型枪械出现了——这就是后来取代了突击步枪的主流步兵武器位置的强击步枪。
为了最大程度增强穿透力,子弹采用了新研制的最新“·65口径(16.5MM)穿甲子弹”,但这么巨大的子弹产生的后坐力几乎是步兵无法承受的,再加上为了是重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状态,而采用了新型的合金,使得这把枪虽然体积巨大但重量仅仅和以前的一些比较重的突击步枪相当,但后坐力的问题就更加严峻了。更别说原本军部要求中的移动中的射击能力了,于是乎子弹的穿甲能力就和步兵的携带能力产生了一个矛盾。来自E国的米高扬设计局的几位工程师没有辜负他们的薪水和M国同行的期待,他们用一连串让人匪夷所思的简单技术构思解决了这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矛盾。他们在枪口安置了一个硕大如卷筒纸一般的枪口制退器,这种东西一般是安装在车载重机枪上的,因为如果安置在枪管不够长的普通单兵武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