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做个榜样。给他们指一条将来要从事的路来。”明瑾若是能从科举入仕,有了这个风气,将来对子孙来说,是极好的。
虽然武官的地位也比文官低,但若是明瑾自己以后也跟明睿一样要从军,温婉肯定不管去干涉。但是这孩子明显对这条路不感兴趣。对未来也没什么规划。现在这么努力也是得了明睿的鼓励,并不是他真心想要学武。明瑾不同明睿,对未来没什么想法,更没有规划。那这个当娘自然就给他的未来规划一下。当然,前提得明瑾有这个资质,水平。至于兴趣,温婉倒是可以引导。但若是没有资质,温婉也不想白费功夫了。省得让孩子苦读一二十年,最后啥都没成,还读成书呆子(明瑾想读成书呆子,还真难)。
方士同听了温婉的话,已经知道温婉的意思。就是大公子走武官的路,二公子走文臣的路了。方士同点头道:“二公子极为聪慧,若是郡主有这个心,我想能成的。”方士同之前听温婉的意思是没打算让孩子考科举的。他也只是引导几个孩子。现在温婉愿意让明瑾科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按照方士同的看大,明瑾很聪慧,学东西很快。只要努力数载,从科举入仕,也不是什么难事。
温婉还有一层顾虑:“先生,实不相瞒。我之前是没这个念头的,因为文官一直都很排斥武将的。你也知道,我夫君是武将,以后明睿也要走这条路。我担心若是明瑾走了这条路对他前程有妨碍。先生,你看是否对明瑾有妨碍?”温婉想得长远,明睿以后若是当了大将军,掌了兵权,可以预见明瑾从文会受到皇帝的压制。还有一点。白家是功勋人家,明瑾从文,温婉还担心会遭遇文官的抵制。
方先生笑着说道:“郡主担忧的不无道理。郡马是武将,若是明瑾单从郡马这边说起。明瑾当文官肯定有所阻碍。不过郡主怎么将自己给忘记了。宋先生是何等人物,老朽就不说了。单就以郡主在士子之中的威望,明瑾从文也会不会有任何的妨碍。再说郡主又是算让明瑾从科考上去,只要明瑾是真才实学一路考上去的,半点妨碍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