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人不认识字啊!”三石的同桌高芸璐也难堪忍受,吐槽起来。三石却嘲笑道:“小妹,你这货不食人间烟火,难道没听出来我说的陕西话吗?”原来,三石祖籍在八百里秦川的周原遗址,那里正是陕西关中腹地,所以三石的秦腔十分精通。
“哦,原来如此,听得挺熟,敢情是陕西话!”三石斜后方一个又高又胖的男孩发话。这位名叫申阳阳,体型魁梧,身材高大,且力大无穷,在班里颇有威名,没人敢惹。
“哎呦,申老大听出来了?”三石在打趣,调侃起那段故事。原来,刚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面搞了个文艺演出晚会,当时,三石和申阳阳联袂表演了一段秦腔双簧戏,获得了巨大成功。那次晚会,申阳阳在前台对口型,三石在后面发音,两人配合默契。且申阳阳表演能力极强,加之长相和神态也很搞笑,所以观众无不捧腹。之后,申阳阳对陕西话也有了一定了解,能辨认基本的交流对白。不过眼下三石用陕西话背诗,却是另一番景象,一首悲壮的《满江红》变成了打趣逗贫的相声,课堂之上变了味道,阮老师岂能善罢甘休。
“张三石你等着,一会上课第一个抽查你!背不下来回去抄100遍!”阮老师这回真的有些怒发冲冠了,三石不敢不识趣,只好静下心来去背诵名篇。
没多久,上课铃就如约打响了……
“张三石?”铃声刚听,阮老师就虎视眈眈地瞅着三石而来。
三石应声起立,两手一拍,把书本合上,居然义正言辞背诵开来:“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三石起初情感到位,一字不差,居然还透露出一阵阵英风锐气,但是背诵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支支吾吾无法继续……
“我说王俊秀,你干嘛突然把书合上啊?”三石小声和斜前方的王俊秀交流起来,原来这货一直斜眼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