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将军,拿起大刀防身。
当天晚些时候,秦军也开到了对岸,两军隔河而望,大战一触即发。王雾朦跑到指挥阵战的高台上眺望秦军的架势,那可真是气势滂沱,连营百里,人数十倍于晋军,绝不虚言。
“姑娘以为,当以何计策迎战?”不知不觉,谢玄已经跑到了王雾朦身后,询问破敌良策。
“兵法云,半渡而击!”王雾朦也无师自通说出这样的话:“秦军人多势众,如果硬拼,恐难力敌。我看秦军带了许多填河搭桥的工具,如果我们死守河岸,则难免血战一场。不如我军后退十里,放秦军过来,秦军号称百万,肯定不能一下子全都渡河。我们趁其立足未稳之际,立即发动攻击,必能取胜!”
“此计甚妙!”谢玄赞不绝口:“姑娘计策,与本将异曲同工,而今就请姑娘指挥阵战,某自身先士卒,带兵杀敌!”这两人一拍即合,立即传令退兵。
果然,前秦大军见晋军后撤,都以为敌人被吓破了胆,纷纷肆无忌惮渡河过来,大摇大摆在淝水南岸闲庭信步。此时,王雾朦正在高台上观看者秦军的动向,而谢玄已经命令士兵摆好了攻击阵型,随时准备突袭。
“进攻!”
看到时机已到,王雾朦站直了身躯,举起令旗,向全军发布了冲锋的号令。谢玄在下面看得真切,立即身先士卒冲杀过去,后面的士兵们见主将英勇,自己也不甘落后,纷纷呐喊着冲了出去。王雾朦在高台上,仔细观察着己方的进攻阵型和敌军动向,指挥若定。
“左军速度放缓!右军向中间靠拢!”王雾朦呼喊着,发布了这两道命令。原来,晋军的左翼推进速度太快,和中军的联系有被切断的风险。而秦军已经过河的部队虽然短时间内有些慌乱,却迅速找到了晋军的软肋,向其左军包抄移动。王雾朦迅速调整了阵型,首先让左军行动速度放缓,中军得以接应,化解了秦军包围晋左军的企图。接下来,王雾朦又发布新的命令。
“右军冲锋突击!”
看到秦军集中兵力想要吃掉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