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金鳞开 > 四五八 星宿煌煌日月光 四

四五八 星宿煌煌日月光 四(2 / 5)

密探。

其实杨帆只是喜欢看人罢了。

每个太监都有自己的爱好作为精神支柱。有的贪财,有的贪权。有的贪色……杨帆则是喜欢看人。他非但收罗了各种面相书,更喜欢实践,在任何场合都观察别人的容貌、神情,最终练成了火眼金睛的功夫,无论什么样的人,只要过目便知端的。

朱慈烺给了杨帆一纸奖状,勉励他将这门自创的功夫推广出去。同时又借崇祯的名义下了明旨:由东厂负责肃清国内奸细、通敌者之事,设厂狱。

在江南舆论一片喧哗声中,征募江南悍勇之士入伍的消息反倒没人关注了。

而在征兵政策确定之前,西北光复区的官员之中。说着吴侬软语的东南官员早就成了气候。

现在北方的人力充分调动,仍旧面临着捉襟见肘的窘况。江南许多不得志的文人到了北方,原本只是希望谋求个幕友宾客的工作,谁知却喜出望外地获得了一县知县、乃至一府同知的位置。

大明南方的教育程度远胜北方,国初时因为科举中第者皆是南人,太祖甚至还兴过大狱。但事实的确如此残酷。在陕西能中谢元的才子,放在江浙苏松,甚至连中式都困难。这些久久不能中式的生员们,到了山东,参加一场比平日小考还简单的测验,就有了入读行政学院的资格。

在行政学院里,重温一遍“礼义廉耻”,然后背熟基层工作各种制度,快则一月半,慢则三个月。这些小知识分子就可以踏上实践岗位了。其中固然有人会以身试法,却是白白给都察院提供了练兵机会,更多的人还是乖乖按照制度办事。——尤其是看到那些血迹未干的脑袋,谁都不敢大意。

正是这些来自南方的基层官员,在用人不足的情况下。理所当然地想到一点:既然北人不够,为什么不能用南人呢就算江南本地的官府不支持,大可以委派钦差,在各府县乡镇村寨设立募兵点,直接将人拉走。

朱慈烺深感这也是个办法,予以采纳,开始征募南兵。

在原历史时空中,此时江南

最新小说: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城南政北 穿越之,小曼娘暴力驯夫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我一个考古的,怎么就权倾朝野了? 穿越战国成白起 战国之军师崛起 在国子监开小卖部 探花 唐女医之诗酒江湖军旅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