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级(或16级),但给付方式改成半钱半谷,东汉延平中定制,中二千石月钱9000,谷72斛;真二千石月钱6500,谷36斛;比二千石月钱5000,谷34斛;千石月钱4000,谷30斛;六百石月钱3500,谷21斛;四百石月钱2500,谷15斛;三百石月钱2000,谷12斛;二百石月钱1000,谷9斛;百石月钱800,谷4斛8斗。另外,两汉的节日赏赐实际上成为常俸外的加薪,如《汉官仪》中记载仅“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通典》记载在立春之日赐文官司徒、司空帛30匹,九卿15匹,武官太尉、大将军各60匹,执金吾、诸校尉各30匹。
举孝廉
被推举为孝廉。孝廉,汉代选举官史的主要科目之一。郡国在自己所辖范围的士人中,选孝顺父母,行为清廉者向朝廷推荐。一般是一年荐举一、二人。获得孝廉资格者,去京师通过课试后为郎。过一定期限,便由郎为官,或去地方作县令,或作其他长官的属史。
辟命
辟除的命令。汉代用人才实行政辟制度。皇帝下诏聘召,或大臣推荐后指名征聘称征。辟是指公卿或州郡长官征调某人为自己的掾属,也称召或辟召、辟除。
门生
东汉称儒家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后来,一大批士人投靠在以儒学起家的官僚门下充当门生,以图被推荐入仕。门生要向主任进财货,为其奔走服役,以君臣父子之礼事宗师,从而形成一种世袭的臣属关系。汉末三国,不少门阀大族利用门生、故吏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并组织私人武装进行割据。
故吏
东汉时,官僚旧时的属吏和由他们辟举为官者,被称为旧时长官或举荐者的故吏。故吏如同家臣,称长官为府主、举主,为其效劳,致送馈赠,甚至生死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