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孙将军如此无礼?”
见是曹操说话,我的气消了一大半。刚才第一次见到这个人,我便被他的气度,风采所折服。他为人十分豪爽,谈吐不俗。虽不算很高,却有一种似与生俱来的霸气能使旁人低头。凭我的直觉,他胸中之志恐怕不小。
我看曹操要斥责夏侯惇,有些不好意思,心中也后悔刚才的举动过于鲁莽,忙阻止说:“算了,曹公。这件事到此为止吧,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以后我们还需通力合作,可别因此伤了和气。”
曹操闻言回身笑道:“难得公孙将军如此宽容,能以大局为重。曹某在此谢过了。”
只是夏侯惇却不领情,虽然不再开口,仍是愤愤然坐了下去。
“不敢当。”我忙客气一番,对夏侯惇的举动我就当做没看见,又对曹操说:“曹公还是叫我擒虎吧,在我心里,公孙将军是称呼主公的,我不敢当此一称。”
曹操闻言笑道:“我正有此意,如此则恭敬不如从命。”
几句话之后,刚刚剑拔弩张的气氛消失了。大家又都落座,很快欢声又起。这次宴席曹操手下重量级人物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李通、戏志才等均在座相陪,曹操一一介绍我认识。夏侯渊与他哥哥长相差不多,只是下巴更尖些,看起来比较阴险。可能是由于刚才我同夏侯惇吵架的原因,他一直对我冷冷的。曹仁曹洪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十分英武俊朗。因为年岁相近,我和他俩人说话比较投机,也就比较亲近。后来便也都以表字相称。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李典李通都是白面短须,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是武将。不知他们两个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得曹操赏识。而其中的李典也是十分年轻。最后那个戏志才则肯定是文官了,我看他双手连扶鸡之力都没有。但既然有资格出现在此地,他应该就是曹操的军师。
席上难免要提到出兵之事,我见过曹军布阵,对由曹操统兵比较信服。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没有做任何反驳就答应下来。
商量的结果是,我军经荥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