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欣慰评价:“总的感觉很好,特点和感觉也有了……”
杨景行问:“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
童伊纯笑一下:“编曲吧……我有个想法,能不能加进去一点很鲜明的东西,有那个时代特色的。”这还是她之前的想法。
杨景行就顺杆爬:“合唱怎么样?把这个底音改成合唱团的形式?”
童伊纯眉目一笑,用力点头:“肯定不错。”
数字时代了,要做这种事也不用请合唱团,杨景行立刻用工作台搞定,把原先的底音换成合唱团的哼唱,虽然粗糙而且电子味很重,但是当小样问题不大。
庞惜也到了,在外面看起来很忙活的样子,然后看准了机会才推门问两位音乐人有没有什么需要。
杨景行很快做好了,再听一遍,童伊纯就明显更喜欢了。
不过杨景行还是建议:“你觉得用童音怎么样?”
童伊纯歪头思考,说:“也行,另外一种感觉……这个再定吧。”
杨景行又说:“小样唱法比较正式,有点民族美声融合的感觉,没你的音色那么温暖平和……”
童伊纯笑:“还好……不过听起来是不够亲近,感觉形式化了一点。”
杨景行点头。
童伊纯又说:“其实我不太喜欢用合音,不过这首歌真的需要。”
杨景行说:“可以尝试,衬托和铺垫作用都不错,比如《坠落》,用一点男中音……”
杨景行在童伊纯面前卖弄一点想法和专业知识是没什么难度的,童伊纯看起来也不反感,愿意讨论。
这也算是童伊纯第一次单独听杨景行对她的每首歌的看法和构想,而且感觉上童伊纯的作品在之前数次开会讨论的基础上,还有更多值得挖掘重视的东西。
听到知音处,童伊纯还有些激动:“对对对,我当时找的就是感觉,所以我两年多才写了几首歌,因为我要求自己必须是有感而发有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样你的音乐才会有生命力吗,才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