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怎么自命不凡,也很清楚,自己万万不会是陈大勇的对手。
这陈大勇是不折不扣的天才,而且背地里估计也下了无数的苦功,方才有此成就!
而更让杨天佑折服的是这陈大勇居然也很注重对力量的训练。
内量与内功有关,却没有绝对的关系。
内功可以辅助力量,却更多的提供的是精气神,用以维持人体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内功高者,自然可以用内功伤人,但这还不是纯粹的力量,力量是需要长期训练才会慢慢提高的,当然,拳怕少壮,相对而言,青壮年的力量会大一些,而年老体弱时,自然会降低,在人的一生中,力量逞抛物形发展。
的同样是太极劲的第三层境界,因为被陈天风使用了太多的天材地宝,所以杨天佑的内功之深厚,陈山河夫妇是绝对不及,四大护法长老也不及,甚至几人加起来也不见得能胜过杨天佑多少,可现在对上陈大勇,杨天佑发现自己在内功和力量上的优势居然一点也不明显,就算自己将力量施到最大,这陈大勇竟然同样可以坚持。
这便让杨天佑有些无语了。
很显然,陈大勇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他在注重拳意和招式的同时,又很注重力量的训练,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了!
说起来是平常,但想想看,太极拳有一个特点说是要四两拔千斤,可见巧劲才是一般的太极拳修炼者所追求的,转变观念,就算杨天佑曾经听陈天风第一次说起时,他都还有些不适应,更何况从小就被灌输太极要以柔克刚观念的陈大勇。
相信没有人让他转变,唯一的可能便是他自己悟出来的,这就相当的了不起了,这也是让杨天佑最为佩服的地方。
两人的招式都极其简单,他们对彼此的招式都相当熟悉,往往使出一半招式,对方马上便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应付,所以这对临时变招和随意创招的要求高了许多。
他们的招式都格外的自然流畅,虽激烈,却看不出激烈,像是在互相喂招,可实际却是暗藏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