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与大汉的丝路贸易,以及指望驻扎在大夏县的高翔部能为他抵御魏军来袭,便遣使上贡求封。
化外之民来求附,乃是大汉威加四海、顺应天命的体现。
尤其是正值大汉厉兵秣马光复旧都之际。
不管出于彰显朝廷仁德,还是为了给凉州其他羌胡部落“千金市骨”,丞相都不会吝啬礼遇。
乃是主以兼领梁州别驾的射援为主使,引护归成都。
他年齿太高了,留在军争之地的陇右不太合适。且谯周已然可领梁州学宫祭酒之职,便让他顺势归去成都要老吧。
与烧当羌王芒中有过交集的郑璞,自然便成为了护送使者的人选之一。
反正如今逆魏无有出兵之意。
魏大将军曹真为了护关中与凉州的联通,乃以夏侯霸为将,领万余兵马入清水河流域,已经与鲜卑乞伏部断断续续爆发了许多次冲突。
游牧种族惯常的战术,乃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则暂避锋芒而扰。
是故,短时日内,双方是无法分出胜负的。
而无法让凉州与关中的联系畅通无堵之前,逆魏亦不会出兵来攻大汉。
不过,得知逆魏大举迁民入观众后,丞相亦有所调度。
乃是以孙吴陆续送来交州土人婢仆及山越战俘,以及强行将河首羌人部落编户为由,让后将军袁綝领本部万余人进驻汉中郡。
既是维护郡县黎庶安宁,亦是增强汉中的守备,让逆魏无有可趁之机。
因拜战马交易所赐,一直困扰大汉的粮秣问题得以稍缓。
且江东粮秣乃是从永安入巴郡,逆着大江至垫江城,再走依潜水(南江)走米仓古道进入汉中南郑县。正好让原驻在江州的后将军袁綝,将士卒分批护送依次转运。
而令郑璞归蜀地,尚有另一层思虑。
年二十有五的郑璞,婚约佳期到了。
不管是否护烧当种羌使者,他皆要告假而归,何不一举两得呢?
或许,是为了激励其他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