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是死地。
坐落在半山腰的烽燧虽然易守难攻,但在危险来临之际无法退去。
恰好,刘诰升爰尤喜兵事,在雒阳为质时,无论对达官贵人还是游侠鄙夫都能折节求教,故而也对攻陷这种半山烽燧很有自信。
居延泽一带的矮丘,因为常年受风沙侵蚀的干系,山体岩石大多裸露与外。
滴水成冰的时节,粘稠的鲜血一样可以化作最好的粘合剂。
刘诰升爰以生取羊腿粘在岩石之上作为攀梯,乃从族众中挑选了数十善于攀爬的勇士,从侧面攀上了烽燧的后方山峰。
在刘诰升爰遣族众正面进攻吸引烽燧汉军的注意力时,烽燧后方的部落勇士便骤然发难,潜行至汉军囤积粮秣与薪柴之处纵火。
冬春时节,天干物燥。
很快,滚滚浓烟便冲天而起,火势之猛令汉军士卒根本来不及反应。
亦让执意出城来前哨烽燧的军司马当即面如死灰:粮秣与薪柴被焚毁,意味着两百将士都要迎来饿死冻毙的结局。
且他知道,居延城是不会来救援的。
未出城之时,意见不合的李球与傅佥便多次以“出来扼守前哨烽燧将陷入孤立无援”为理由,劝阻他督将士出城之意。
那时,他信誓旦旦声称戍守无忧,无须城内兵马来救。
所以他的选择无非两个。
要么耻辱的请降,要么决绝的杀出一条血路归去。
与他出来扼守的汉军将士都选择了第二个。
因为他们之所以出来,不是与军司马一样带着以功绩巩固权势之念,而是确确实实抱着护卫家小免遭胡虏的掳掠之祸、枭悬之诛。
若是畏死,便不会出城了。
只不过,有时候即使拥有了决死的勇气,但未必就有杀敌的机会。
刘诰升爰早就意料到了汉军将要突围。
仗着兵力优势乃多设绊马索、多掘陷坑等方式,让百余汉军将士连厮杀的机会都没有,便沦为了俘虏。
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