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数量。
只需持续十天半月,观摩战事的吴军将率必然会发现端倪。
比如为何立在句柳二人将旗下的士卒,为何归入傅佥与州泰二人指挥作战呢?
尚有为何汉军在迎战时明明有足够的兵力,但各部士卒轮换扼守的时间间隔却是变长了?
军中是不乏目力绝佳者的。
在疑惑下,吴军必然会让目力绝佳者在侧观摩,以汉军各个都伯或司马的轮换督战时间中,推算出汉军营寨内尚有多少兵力。
亦是说,吴军很快就会发现,句扶与柳隐两部已然许久未在矮垣上迎战的事实,故而他们也能推断出,句扶与柳隐已然在夜里悄然转去堵水河谷支援郑璞部了!
不然无法解释,为何汉军的兵力骤减。
至于将旗仍在、造饭炊烟不减嘛........
乃是汉军为了掩盖已然兵分的事实,因而故弄玄虚罢了。
这种军中惯用的雕虫小技,任何一位稍有戎马生涯的将率都不会陌生。
不足为奇。
如此,只要吴军相信自己的推断、以为自身有了兵力优势可破营,鼓舞士气持续死力进攻便理所当然了。而在他们的死力进攻下,汉军可以适当出现“岌岌可危”的局面,不断的给予他们希望。
一种曙光在前、胜利在即的希望。
十日.....
半月.......
一月..........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看得见但却始终无法抓住的希望,会令所有吴军士卒感到绝望。
同样会导致他们锐气丧,陷入师老兵疲的不振中。
届时,汉军便可以让一直养精蓄锐的句扶与柳隐部出营反击了!
若事情顺遂,以逸待劳、有心算无心,重创吴军不难矣!
自然,陆逊并非无谋之辈。
在汉军持续的诱敌中,他未必不能识破这种利用人们逆反心理、“反其道而行之”的计谋。
只不过,陆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