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接到廉颇的军令后,立马就向着魏燕两军所在地驶去。
廉颇深吸口气,看着眼前赢钧的一万骑兵攥紧了长剑,无尽的怒火涌向心头。
看着眼前赢钧的身影,没有人比他更气愤。
李牧和赵国的三万边关精骑全部都死在他的手中。
如今就连支撑大军攻城的粮草也被他焚烧,导致大军无法在继续攻城。
从百万大军打到现在,就只剩下了数十万人。
这般惨重的死伤,还是他征战多年第一次遇见。
若不是赢钧的出现,此时插在函谷关城头上的就不是那柄黑色写着‘秦’字的旗帜,而是他们赵国红色大旗。
但当看到城墙上的剩下的秦军时,多年的征战经验还是让他压下了心中的这份怒火。
若是再继续攻城,大军不仅要面临关外赢钧率领的一万名骑兵,同时还要面对城墙上十多万秦军的攻势,这样一来,大军腹背受敌,没有粮草的支撑下,根本就无法抵挡这些秦军的攻势,更别说要攻下函谷。
为今之计,只有尽最大可能保存实力,将剩下的将士带回国。
此战之后,秦国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必定会有所行动。
这也是廉颇选择撤军,不和秦军正面对抗的原因!
然而此时。
赵国斥候骑着战马,快速的从大军后方,向着魏燕两军将领所在的地方疾驰,嘴里还不停喊道:
“上将军令!”
“快闪开,上将军将令!”
站在前方的庞涓听着越来越近的喊声,眼神中带着一丝轻蔑的瞥了眼正在从后方而来的赵国斥候,冷哼一声:
“身为四国大军领将,我等率领将士在前方与秦军浴血厮杀,而他赵国连个赢钧都阻拦不住,甚至还让其将我们四国大军的粮草烧毁,我四国大军堂堂百万之众,落得这般狼狈,全拜他廉颇指挥不力所致。”
“现在还有颜面对我两军下令,指挥大军!我倒要看看他廉颇这次又下的是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