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王听着下方群臣谏言,踌躇不定之时,大殿下方文臣的队列中,缓缓走出一人。
“大王,臣有一计可解赵国危机!”
众人闻声,顿时停止了议论,纷纷寻声看去。
只见一个看上去有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一脸从容的走到大殿下。
看到此人,赵王脸上露出一抹喜色,立马转头问道:“不知上卿有何计策?”
就连站在边上的廉颇,眼中也满是期待与钦佩之色。
因为此人,曾经只用了一块和氏璧,便将赵国的危机化,甚至还得到了先王的重用封为上卿。
此番有他出谋划策,定然能让赵国度过这次危机。
蔺相如抬头看向赵王,沉声道:“大王,论国力在这六国之中没有哪一国能够与秦国相比,但也正因如此,列国对秦国也十分忌惮!”
“而在列国之中,唯有我赵国对秦国从不畏惧,甚至还与秦国有着长达数十年的深仇大恨。尤其是自打邯郸一战落败,先王陨落邯郸,无数赵人死于秦人之手,这更是加重了赵人对秦人的仇恨。”
“如今秦军情况还未明朗,臣建议先加派城门守卫力量,同时即日起立即开始向国内诸城开始征兵,然后再派使臣向列国君王发起联合抗秦的邀请,如此一来,以我赵人对秦人的仇恨,必然有无数百姓愿意抗秦,再加上列国的援助,此番足以挡下秦国的攻势。”
赵王听完,眉头紧皱,脸色有些沉疑。
赵国这方面他并不担心,只要他下达王命,赵国子民必然会奋起抗秦。
但其他诸国除了同为三晋的魏韩两国之外,又怎会援助他们赵国?
再加上函谷关一战,燕楚两国均遭受重创,国力都还未恢复,又岂肯为了他们赵国去得罪强大的秦国?
而齐国又与秦国有着商贸往来,函谷关一战都没出手,纵然这次发出邀请,也依然不肯出兵。
站在大殿下方的郭开,看出赵王的忧虑,不禁走出来说道:“上卿,秦国如今来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