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秦国自赢钧领兵征战以来,从未落败,麾下的将士也是愈战愈勇,而赵国自从丢失邯郸一战落败之后就变得一蹶不振,又如何能够与这支虎狼大军抗衡,亡国已成定局!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秦人与赵人之间向来嫉恶如仇,为何赢钧再灭了赵国之后,将那些赵国士卒全部斩杀,而那些归服的赵国百姓却未伤及一人,甚至还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去帮助这些赵人修建水利、解决旱灾!”
“学士所言极是,这一点不单单是我等想不通,恐怕就连秦王也不曾明白,否则又怎会糊涂到给他调拨钱银,让他给这些赵国百姓修建水渠。”
“……”
就在这时,人群后方传来一道声音:“民乃一国之根基,若无民,何来将?若无将,又何来民?”
“两者唯有同心同德,同舟同济,方能使一国强大!”
“很显然,秦王和太子赢钧正是清楚这点,才没有杀了这些百姓。”
听到这番话,众人纷纷转过头,眼中满是诧异的向着后方看去。
只见一个留着一撮山羊胡、身穿灰色长袍的男子缓缓从后方走了出来。
“敢问先生名讳,师承何处!”
方才议论的人群中,一名青年走上前作揖问道。
他们都是从最先到来的那批人中挑选出来的,相互间并不认识。
身穿青色长袍的男子立马躬身作揖,客气的回应道:“在下李斯,从稷下学院而来!”
“方才所言若有得罪或不妥之处,还望诸位见谅!”
然而当众人听到稷下学宫的名号时,各个脸上带着一丝敬佩,纷纷朝着李斯行礼。
能够去到稷下学宫的要么就是有着极高的才能,要么就是出身于达官贵族。
但无论哪个,都不是他们能够得罪的起的。
那些有着极高才能的学士,无论去到哪国都能凭借着自己才能在朝中获得不小的官职。
李斯也对着他们一一回礼,毕竟能够来到这里的,就已经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