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ct】,还是【Completed Accept】,也就是拒稿,还是接受。
这一整个过程,其实都算是修改环节。
而且,能直接跳过修改环节,一般都是各个领域的大佬。
就算是一些投稿多次的学者教授,也难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要求修改论文。
有甚者还被打回稿件,反复修改多次的。
这些反复修改的论文作者,往往就会看到论文的投稿状态,在【Revise】和【Revised Manuscript Submitted】之间来回转换。
也就是在“论文修改”和“已经递交修改稿”之间,不断重复。
所以,作为一个第一次独立撰稿的新人,能够一次过稿,整篇论文没有一处需要修改,是令陈舟十分惊讶与欣喜的。
而且,陈舟没想到的还有,这次同行评审的时间居然这么快就结束了。
这可是第一拖时间的阶段呀……
陈舟记得论文被编辑接受,发邮件要他填相关信息时,离丘赛开始只差了几天时间了。
陈舟点开电脑上的日历,瞧了一眼,距离“Clifford分析”这篇论文投稿成功到现在,不过才过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远远比预想之中的时间节点,要来的快的多。
“果然还是因为我太优秀了吗?”陈舟暗自嘀咕了一声。
他记得前两天沈靖才和他说过,先前吴西平那个课题研究的论文,已经处在论文的修改环节,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便能登刊了。
当时,陈舟还很纳闷的问了句,怎么这么久?
他记得是在他确定Clifford分析这个课题的那天,那篇论文进入同行评审的。
结果这都小半年过去了,居然才进入修改环节……
这也是陈舟认为同行评审是第一拖时间的原因。
也因此,陈舟就估计自己这篇独立撰稿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