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拒绝没用的话,那就只能用时间,让对方主动放弃了。
“基于内插流的公式,以及QCD求和规则出发点的两点关联函数,可以得到两胶子、三胶子和四胶子凝聚的,算符乘积展开式……”
“这里的|0〉表示物理真空……”
“以及重整化标度μ,威尔逊系数a0、b0、c0、c1和d0……”
“这些威尔逊系数需要经过QCD理论计算才能得到,那么……”
陈舟手速大开,屋内只剩下笔尖摩擦草稿纸的声音。
在通过QCD理论计算,得到了威尔逊系数之后。
陈舟也就进入到了下一步的公式推导。
“在关联函数的唯象一侧,强子谱一般采用极点加连续谱的近似形式,这样关联函数的虚部可表示为:1/πImΠphe(s)=f(G→2)M(0→2)--δ(s—M(0→2)--)+ρ(s)θ(s-s0)……”
不管是计算,还是理论推导,虽然是挺难的。
但,终归是陈舟的强项。
所以,理论计算和理论推导的进行,还算顺利。
“这个公式里的激发态和连续态的贡献ρ(s),阈值参数s0,以及0--态胶球的质量M--,胶球和真空之间的耦合参数fG,都有着一个定义……”
“用公式表达的话,就是〈0|j0--(0)|G〉=fGM(0→6)--……”
“然后,再应用色散关系,可以得到公式Π(Q^2)=……”
陈舟脑海里的思路异常清晰,手中的笔,落在草稿纸上时,也是极其的稳健。
可以说,这部分内容,复杂是复杂了点。
但只要想通了其中的关键点,把握住它。
那就是纯数学的问题了。
不过,陈舟也微微有点的嘚瑟。
他觉得自己似乎触摸到了,关于胶球实验课题里,不一样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