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图书馆的那帮学生。
因为,陈舟在燕大的两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
图书馆里的学生,或多或少的都在学习陈舟。
也因此,受到陈舟学习态度的影响,不少人真正开始改变了自己。
这才会有燕大校园网讨论帖里那些理性的回复。
除了李礼在申请留学的事情外,赵琦琦和朱明理也在准备保送本校的研究生。
和李礼计划的直接出国留学不同,他们俩打算先在燕大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之后,再申请去国外留学。
看着同窗好友们如此的勤奋好学,陈舟还是蛮欣慰的。
至少,在努力前进的路上,大家伙都是一样的。
从沈靖这里,陈舟还得知了一件事。
那就是庐州的四十三所,又来燕大寻求过帮助。
只不过,这一次的效果远不如上一次陈舟在的时候。
沈靖也没能在没有陈舟的情况下,拿下那可能存在的课题奖金。
对此,沈靖不无感慨的说道:“没有你的时候,我才真正的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
陈舟倒是安慰着他:“别这么说,我可听吴教授说了,你是他带过的研究生里,最优秀的。”
听到陈舟的话,沈靖看了陈舟一眼,然后无奈的说道:“我估计他是没和你说过,那是因为你没在他这读研究生……”
闻言,陈舟微微一愣,他觉得这话从张中原的口中说出来,倒还像一点。
除了了解赵琦琦等人的情况,吃饭时,话题最多的,还是陈舟。
不管是柯尔数论奖,还是他申请的哥德巴赫猜想这一课题。
都吸引着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说起来,这里除了陈舟和杨依依,竟无一人参加过数学奖的颁奖仪式。
不是说去领奖,只是去旁观的,都没有。
看着众人一脸好奇的模样,陈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