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个跨国的学习交流。
二是因为黄加一觉得陈舟都把哥德巴赫猜想这种难题,当做自己的课题研究了,怎么可能还有时间来教自己?
而且,他也怕因为自己的事,耽误了陈舟的课题研究进度。
毕竟这是个华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课题。
当然,黄加一也从来没有跟陈舟提过考研这件事。
因为他相信,如果自己提的话,陈舟肯定会答应的。
但是就黄加一自己而言,他觉得哥德巴赫猜想的解决,远比他的考研要重要。
况且,在和张一凡的密切联系中,黄加一已经感觉到自己在成长了。
另外,在和黄加一进行深入交流的同时,张一凡自己也没有闲着。
自从在上次的课题帮助过陈舟,并见识过陈舟的强大,以及后来那诱人的课题奖金后。
张一凡便开始按照陈舟的模式,严格的规划自己。
当然,他的计划是要比陈舟的实时计划更长,也更稳定的。
毕竟张一凡还达不到陈舟的那种研究效率,或者说学习效率,以及思维敏捷性。
所以,他的计划都是长期的。
但是,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效果。
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在张一凡身上自然也同样适用。
张一凡的努力,也使得他成为了华国科学技术大学年度十佳优秀大学生之一。
也是华国科学技术大学年度十佳优秀大学生中,唯一的一名化学系学生。
虽然聚餐时,张一凡的口中不住地说着比不上陈舟的柯尔数论奖。
但他的内心里,其实是十分自豪的。
不管怎么说,当年去毛厂高中复读的他,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华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优秀学生。
当初,他也只是觉得考的不好,心有不甘。
但是,对于华国科学技术大学这样的学府,他是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