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宿舍。
但就算回来了,他也是坐卧难安。
他不知道陈舟此刻的进展如何,他想知道,这问题是否真的能解决。
不管克罗斯的心情如何焦虑,此时的陈舟,正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在回来的路上,虽然克罗斯开的很快,但陈舟全然没在乎车速的问题。
他的注意力,全部都在错题集上。
对照着错题集,陈舟就已经在验证自己的思路。
这会回到宿舍,正好将思路再梳理一遍,争取一鼓作气,拿下这个避开,却又出现的难题。
不知不觉,夜就深了。
但坐在书桌前的陈舟,全然没有休息的意思。
他的神情无比的专注。
手中的笔,也以一种平稳的速度,不断地在草稿纸上,书写出新的内容。
和陈舟同样没有休息的还有克罗斯和弗里德曼,以及到现在,依旧跟着弗里德曼,在做这个胶球实验课题的研究人员们。
弗里德曼并没有隐瞒这些研究人员。
在弗里德曼看来,已经到了如今这样的时刻,再隐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也或许是因为弗里德曼的坦诚,这些研究人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并没有一个人选择离开。
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不论胶球实验课题能否完成,不论SLAC的对撞机最终能留下什么。
他们都打算陪伴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直到实验的最后一刻。
因此,当克罗斯把陈舟正在解决这一难题的消息,告诉所有人时。
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这也注定了今夜,甚至可能是明夜,都将是无眠之夜。
相比于弗里德曼和其他的研究人员,克罗斯不仅睡不着,他更是“悄悄地”关注着陈舟。
时不时的,他就打开门凑到隔壁,俯身仔细倾听一下。
只不过,什么声音都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