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大佬们21岁的事迹来反驳我,反驳我的,我们等两年再看看。”
在这句话之后呢,反驳的人,似乎也担心两年之后,陈舟会取得更多地成就。
所以,这些回复的人,都尽量委婉地修饰着自己的措辞。
譬如说,有位回帖者,就是这样的。
先留言“这个排行榜应该以实际成就为准,再根据每个人的成就变化,进行更新”,再补充“只是建议,希望楼主考虑一下”。
就显得很是客气,完全收敛了身为麻省理工学子的傲气。
这在麻省理工,其实是不常见的一幕。
事实上,除了这些讨论的学生之外,麻省理工的教授们,也同样对此有着各自的看法。
许多人都认为,麻省理工没有留住陈舟,是麻省理工的损失。
毕竟,从当初陈舟选择来到麻省理工而言,陈舟是对麻省理工有着一定好感度的。
再加上,陈舟在这里取得的成就,也说明了,麻省理工的学术环境,是适合陈舟的。
所以,这样一位有潜力的学生,麻省理工应该更加重视一些。
在被拒绝之后,可以再试着通过陈舟的导师,进行再一次的接触。
只不过,这样的想法,最终止于了阿廷教授和弗里德曼教授。
虽然两位教授一个是搞数学的,一个是搞物理的,但是两人对陈舟的看法,确实出奇一致的。
他们都认为,陈舟是一名极具个人想法的学生,他知道自己所要走的路,也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更知道如何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所以,他们虽然也希望陈舟能够留下,但却不会强求。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教授之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那就是,陈舟既拒绝了普林斯顿,又拒绝了他们,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学校,是值得陈舟去的呢?
难道说,这位华国学生,还真像他以前在网上说过的那样,在毕业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