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RN是很乐于欢迎他们加入的。
这也是米彻·约翰斯通如此热情的原因。
对于一支有着丰富对撞机实验经验,并且发现了胶球的团队,CERN有着无限大的包容。
尤其是,这个团队中,还有着一位具有未来物理学领袖气质的年轻人。
午餐过后,经过短暂的休息,米彻·约翰斯通开始带领陈舟他们参观质子同步加速器。
米彻·约翰斯通一如上午一般,详细地给陈舟等人介绍着质子同步加速器。
只不过,和上午的直线加速器实验室不同的是,质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明显地就要忙碌一些。
质子同步加速器实验室在下一轮的实验计划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些研究人员正在为下一轮的实验计划,做着充足的准备。
听着米彻·约翰斯通的介绍,看着眼前的质子同步加速器,眼睛余光里,研究人员的身影在不断穿梭。
陈舟的思绪也渐渐由眼前的质子同步加速器,跑到了更远的地方。
高能物理对撞机的加工精度,往往是比航天航空领域的产品要求还要高。
对撞机要达到高性能,必须精确控制束流。
这对加速器设计和设备制造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并要求在运行过程保持长期的稳定性。
在加速器内粒子对撞时,要实现六维精确控制,在横向位置精度达到微米级。
大概也就是一根发丝的几十分之一的精度级。
在纵向时间控制精度,则需要达到皮秒级。
也就是万亿分之一秒。
在这里面,就不仅是高能物理一个领域了。
或者应该说,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需要其它学科领域的配合。
除了对撞机本身,在对撞机实验中,也是跨越多个学科的。
这一点,不管是CERN,还是以前的SLAC,亦或者其它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