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很快的精准定位到的。
只不过,陈舟仍旧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才从这一堆堆的草稿纸中,将自己需要的部分,全部扒出来。
毕竟,草稿纸实在是太多了……
“这部分是从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角度,去研究中微子振荡相关课题的部分……”
“这部分是用那个特征向量和特征值新公式,去研究中微子振荡概率的相关内容……”
“还有这个,是关于中微子超出标准模型部分,新物理模型的理论研究内容……”
陈舟将自己的研究手稿,依次按照不同的研究进度,以及课题的不同相关性,分别进行了整理。
做完这些,陈舟回想起了王贻淓所说的那句话。
“中微子到底是不是新物理,或者说它能不能代表新物理,我们现在无法下结论。但是,不管怎么说,也不管研究到哪个程度,在中微子前面,始终都有一个标准模型在那里……”
正如王贻淓所说,中微子相关的难题,虽然用标准模型解释不了。
但无论何时,在中微子相关难题的研究之前,必然有一个标准模型需要先研究。
因为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伸手拿过与标准模型相关的研究手稿,陈舟低头,仔细看过去。
既做梳理,也是回顾。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陈舟希冀着将他从王贻淓那里,获得的灵感,彻底抓住!
【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SM,是在群SU(3)C×SU(2)L×U(1)Y的规范不变性,及Higgs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标准模型描述了弱、电、强相互作用,并很好地解释和描述了基本粒子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包含12种传递基本相互作用的规范玻色子(W±、Z0、γ、8种胶子)、自旋量子数J=?的3代费米子(包括轻子和夸克)、自旋量子数为零的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