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
提前为克罗斯又准备了一支记号笔,还有几块白板。
不出陈舟所料,这些东西,很快就被拿到了讲台上。
从弗兰克·维尔泽克这位诺奖大佬开始,其后的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和谢尔登·格拉肖,以及爱德华·威腾等人,俱是将问题开始抛向克罗斯。
克罗斯也很快便选择了,用记号笔和白板,来解答这些问题。
相对于用嘴巴去说,准确无误的写出来,确实是最直观的方式。
此时的克罗斯,头脑异常清晰。
从陈舟那里,依靠着“开小灶时间”,而获得的大量积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克罗斯在这一刻,心里还是十分畅快的。
因为,他终于体会到了陈舟这样的大佬,在解答这些同样的诺奖大佬的问题时,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
甚至于,克罗斯的感觉,还要来的舒爽。
虽然说,他等于是在帮陈舟装逼。
但只要是装逼,总是令人心情愉悦的嘛。
不知不觉间,讲台上的白板数量,也由最初的3块,逐渐增加到了7块。
只不过,随着白板数量的增加,台下提问的人,却在明显的减少。
有些学者,看到克罗斯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的模样,也悄悄的将自己的问题,给没收了。
还是不要主动站出来,去出丑的好。
高能所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坐在一块的。
在这些人中间,有一人的脸色,已经变得越来越难看。
这人身旁的耿国建,瞧见自己老伙计的脸色,不由得低声安慰道:“老何,别这样,这是我们都没想到的,毕竟陈舟的这个理论成果这么难,谁也无法料到,这个克罗斯竟然全部搞懂了……”
何弘蕴没有说话,他只是紧紧地盯着台上的克罗斯。
就像耿国建所说的那样,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克罗斯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