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这个研究对于他自己的意义,在于规范场理论的研究启示。
毕竟,原先的标准模型,便是在规范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的。
想要突破规范场理论的研究,这个新理论,是肯定绕不开的内容。
事实上,这也是陈舟在选择杨-米尔斯方程与规范场理论研究时,便想好的。
陈舟的所有研究,看似很突兀的,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实际上,他的这些研究内容,本身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整天的时间,陈舟始终在自己的房间里,针对这篇阶段性研究成果的报告,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就连午饭,都是熊浩给陈舟送进来的。
对于陈舟这种,刚结束领奖节奏,便全身心投入的态度。
熊浩是打心底里,感到佩服的。
与陈舟接触的越多,熊浩也越发发现,陈舟这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是很多人所不具备的。
熊浩就认为,可能也正因为此,陈舟才能取得那些令世人所瞩目的成就吧?
等到晚上,克罗斯和陈晓回来时。
陈舟仍旧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进行着相应的研究。
见状,克罗斯和陈晓对视了一眼,也默默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克罗斯本打算,跟陈舟汇报一下,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的。
但现在看来,还是等陈舟结束这个状态再说吧。
此外,克罗斯的内心,既有些期待,也有些忐忑。
期待的是,他希望获得陈舟的认可。
忐忑的是,他怕这个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还没有达到陈舟的要求。
带着这样的心情,克罗斯艰难的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克罗斯一起床,便发现陈舟与熊浩两人,已经坐在了餐桌旁。
看这样子,克罗斯就知道,陈舟已经完成了那篇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