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相信自己的国君。
跟随传信的人和运输种子的人一起来的一位田啬夫见状,立刻上前解释。
“各位各位,听我一言,我是咸阳地方的一位田啬夫!”
听到他说的话,群众纷纷停下。
若说什么官职的人离群众最近,其中必然有田啬夫的位置,因为粮种发放、农具使用等事务,全是田啬夫与他们交接的。
这名田啬夫便是原先在王家干活的农夫,自告奋勇来到靠近楚地的县城教导农民学习番薯种植和后续杂事。
“众位,我在咸阳种了三次番薯了!三次!”
粗糙的右手比了三根手指。
“用良田种出来的,不止十倍!”
“哗!”
围观的人群惊呆了。
武关靠近南边,农田较肥沃,但他们这些普通农民的平均亩产,也就四百斤多一点点,乘以十,那是多少来着?四千斤不止?!
“真的…有这么高产的粮食吗?”询问的是一个少年。
田啬夫点点头。
“在下以头顶的发冠发誓,番薯耐旱,在这边种下的番薯用不着天天浇水,绝对能达到粟、黍子十倍以上的产量!且味道香甜,易饱腹,比粟好吃百倍!”
若论对番薯种植的了解,这名田啬夫必定是一等一的。
武关的人们沸腾了。
“我要种番薯!”
“番薯苗呢?多给我点,我家地空!”
“拉倒吧你,你刚把地种满,别跟老汉抢!”
这下子,农官们更忙了。
他们要帮着发放种苗,要限制已经种了地的人拔掉原先种的东西。
上面特意说了,番薯虽好,但不能只吃番薯,如果农夫拔掉原先种的粮食去种番薯,他们这些农官都要担责任。
刚才询问的少年领到种苗,擦擦脸上黄色的土,露出白皙的脸皮。
他抱着带土的番薯块和种苗,直奔南城区的一个大宅子里。
“师父,我拿到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