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辉为了拉拢董氏父子,给了他们一定地自由。
可以在城内活动!
董和神态疲惫,有一种钻心之苦。
“益州郡落入诸葛辉手中,百姓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老夫为官数载,从未亏待过百姓,只是如今,无能为力了。”
他走在街道上,怅惘若失。
“父亲爱民如子,只可惜被奸贼所欺,以父亲的名望,以后必然能够崛起。”董允安慰道。
“唉,为父在乎的不是官身,而是全郡百姓啊!”董和忧心忡忡,
话音刚落,突然一队百姓冲了过来,非常急切。
“这是怎么了?”董和疑惑不解。
他看到每个人都提着麻袋,心里很不妙。
难不成百姓被欺负了?
董允拉住一人询问,道:“这位小兄弟,发生了什么?”
“你还不知道?新任的太守诸葛辉,打开府库,给我们分发粮食呢!”少年兴奋地回答。
什么?
发粮食?
董允疑惑万分。
“走,去瞅一瞅。”董和急道。
父子二人来到分发点,看到百姓熙熙攘攘,都在自觉地排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时候百姓这么听话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
董和深知此道。
他在和百姓打交道的时候,需要以“理”服人。
一旦引起不满,百姓连官差都敢打。
遇到好处,都是一拥而上。
怎么可能“自觉”?
然而现在。
他们似乎变得服服帖帖,民风有所改善。
面对郡吏的大声呵斥,他们也不敢顶嘴。
“都给劳资站好了!谁敢插队,小心他的菊瓣!”郡吏扬了扬手中的大棒槌。
谁不听话,他直接给一棒槌。
百姓也不反抗,有时候还笑着迎上去。
好像在说“给你打!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