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却错了,于是颜高连忙致歉。
周扁自然不会在意,但却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便转开话题问道,“方才说了半天都是夫子,却不知颜公子高志?”
“不敢说什么高志,就在此教书,将夫子的学说传播下去即可。两位公子若也有意,便来听学,颜某欢迎至极。”颜高摆手道。
“难道公子一身才学,就不想从政么?”
“夫子说过,学而优则仕。所以颜某自然是有此想法的,只是以颜某的性子,却是非仁义之主不投,放眼当今天下,三晋及齐秦都是雄主,但却都谈不上仁义。要知方今大争之世,主子能择臣,臣子亦能择主。若得不到一仁义之主,某便在此教授夫子之学,或许某的学生会碰见仁义之主,将夫子的学说光大下去,以至万世太平。”
孔子的学说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不假,可是周扁知道的历史中,直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才渐渐的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正统,而眼前这个时期,还远远不是儒家的天下,即将到来的则是法家和纵横家。不过这样丧气的话周扁是不会说的,说了也没人信,但不管如何,儒家毕竟是有真才实学的,不然怎么会被中华民族选择了几千年,所以周扁还是希望自己的麾下能有儒家才子。
于是周扁想了想,直言道,“公子既在洛阳,何不投效周室大王?需知王室重回洛阳,复兴在望,正是用人之际。而当今天子尚且年幼,正是敏而好学的年龄,此时不以夫子之学影响之,更待何时呢?”
话说出口,周扁便紧张的望向对方。或许真是受了后世影响,潜意识里都会尊崇儒术,所以才会如此急切吧。孔子曰仁,孟子曰爱,也不知此时孟子出生了没有,或者,孟母开始三迁了没有啊。
只听颜高答道,“不瞒公子,某来洛阳,本就是为了投奔周公,不料先周威公并不待见,便旅居于此,传播经学,以此为生。不料这一年来,王室竟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前些日子听闻大王入城,本想托人介绍,却未能如愿。若能效力于王室,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