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是都被烧了,可真要了他们的亲命了。因为这些人都齐心协力的帮忙灭火,所以,等到官衙的人和桐王带人赶到了? 火已经被完全扑灭了? 只是东边的那个墙有点烧黑了,店里的东西并没有任何的损失。”
“打架的这两个部落的人,看到火灭了,倒是不抢布料了,开始争论这火的责任应该是谁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眼看着又要开打第二轮的时候? 桐王作为苦主到了。这两方看到绸缎庄的东家来了,立刻就怂了? 他们知道自己理亏,不敢在苦主面前嚣张? 免得自己钱袋子受损。”
“后来呢?”金苗苗托着腮帮子? “桐王应该不会吃这个亏? 是不是?”
“这个是当然的,官衙的大老爷问他想要怎么处置,他说,既然分不清双方的具体责任,就双方都承担吧,好在刚烧起来的时候,就已经被灭了,损失不大,只需要把烧了的这面墙重新修缮一下,而修缮的费用以及修缮期间停业的费用,由这两方平均承担。官衙的大老爷很认同桐王的这个处理方法,为了避免这两个部落的人偷偷逃跑,不肯承担这个责任,就把这两方的人都带去驿馆里看关起来。”
“他们要是想跑,驿馆能看得住?”金苗苗哭笑不得,“估计是觉得没多少银子,懒得跑,而且,如果跑了,以后古韵可能就把他们列为拒绝往来的客人了,衣裳就没地方做了。”
“这个就不知道了。”宋其云轻轻摇摇头,“反正他们最后是把这个费用给付了,高高兴兴的拿着自己做的衣裳走了。桐王说,之所以会记录下来这一次,是因为跟自己有关,也近距离的接触到了泾渭关这边的部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哦?他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有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除了打架什么都不会,有的人呢,虽然打架的时候,总喜欢躲在别人的后面,但脑袋瓜儿很灵活,负责出谋划策之类的。但后面这一类的人,在这些部落里面很少、很少,桐王在小镇生活了这几年,见过有脑子的不出一巴掌。”宋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