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且一下子回到了少年时代之后,李谦有过一段短暂的冲动器,随后又有一段更短暂的迷茫期。
1995年的秋天,廖辽已经凭借着第一张同名专辑中的《执着》和《野花》那几首歌而大红大紫,在那个秋天,李谦搬到自己租的小房子里,先是凭着记忆尽可能多地记录下了一些自己能够背诵的诗篇,然后,开始尝试为它们谱曲。
是的,那是抛开过去自己曾经做的一切,为它们重新谱曲。
几次简单的尝试之后,他放弃了摇滚这种音乐形式——人就是这么奇怪,前世二十多年的狂热,无论多么的困难,始终都不曾放弃、也不改初衷,但是在重新回到少年时,且脑子里携带着强大到让这个时空的人无法相信的艺术作品宝库的时候,他却好像是很快就明悟了一些什么。
于是,放下摇滚,重新去审视过去的自己,重新去品味海子,和他的诗歌。
似乎是……彻悟了。
对于一个执着于去描述和感恩土地与粮食的诗人来说,对于一个放弃了所有繁华富丽的表现形式,只一心去直达本质、只一心去描述他脚下的这片土地、土地上长出的粮食,和种植并收获了这些粮食的人们的美的诗人来说,他的诗歌,是最最天然,也最最淳朴的民谣。
中华民族的民谣。
于是,1995年深秋的某个周末,他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出了新的曲子。
纯粹的民谣。
两周之后,略加修改。
一年多之后,又再次调整了一些小细节。
这首歌,就此成型。
他身边很多人都听过这首歌,廖辽、周嫫、王靖露、王靖雪、谢冰、何润卿、曹霑、齐洁,等等。
廖辽听了怅惘无言。
周嫫听了嘴唇微抿、似乎有话要说却终于没有一个字。
谢冰说很好听啊,但李谦很怀疑她是在奉承自己,事实上,在身边的这些女人里,也或者可以说是在明湖文化这么多签约歌手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