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把握在取弹片的时候不碰到神经?”王院长十分严肃地问道。
“我能做到,我是鬼王针这一代的传人,上一代的传人从36代而止。我能做到两点,一是能控制手术部位血液的流速,堪比麻药,二是能用内气包裹住弹片。前提是你们的主刀医生技术一定精湛,并且在半小时之内完成手术,请问,你们能做到吗?”小郭反问道。
王院长考虑了几十秒,看着一个30多岁的男医生道:“小辉,你能做到吗?”
“能。”叫小辉的主刀医生想都没想说道。
“那么进行吧。”小郭站起来说道。
一帮医生全愣了,什么意思?
“他就是这个性格,”胡保卫为难道,“王院长,按他说的可以吗?”
“等等。”王院长喊了小郭一声。
小郭回头,皱眉看着王院长。
“是这样的,”王院长笑了笑,“你能不能现场为我们几个医生做下诊断?”
小郭转身走了回来,还坐在原来位置。
一个女医生走了过来,坐在小郭前面的椅子上。
千百年来中医诊病就像一场考试,求诊的人在医生面前把手一伸,医生摸摸左手脉,摸摸右手脉,看看舌苔,反复询问病人症状、感觉,然后大夫就会将患者的病证清清楚楚地讲出来,如果患者信服,这场考试就算通过了。医生是如何通过摸脉来判断病证的呢?
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诊脉下指时,首先用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应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也可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象,如诊寸脉时,微微提起中指和无名指;诊关脉则微提食指和无名指;诊尺脉,则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