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的到来,无论将领还是士卒都赶到了沉重的压力。好在张顺素来军法森严,一时间倒是无人乱动。
不多时,只见中军大旗摇动,随即军令传来。众将看的明白,不由都暗自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无论将领还是士卒,都有所担心。他们既害怕中军大营半晌没有动静,又怕中军下达了盲目的命令。
若是中军大营一直没有命令,众人便会怀疑主帅束手无策,甚至有可能弃众潜逃;若是中军大营下达撤退或者拼死一搏的命令,众人便会绝望、动摇。
如今张顺传来的命令不多不少,有度有序,众人皆认为此事亦在张顺意料之中,心神便稳定了下来。
一时间,因为曹文诏部到来引发的躁动逐渐平静了,义军阵容一切如常。
话说曹文诏紧赶慢赶,终于在关键时刻赶到了战场,不由也暗松了一口气。
其实曹文诏率领睦自强、张全昌三部,急行九十里,麾下将士早已经体力耗尽。
但他更知道,若是此时不能拼上最后一口气,恐怕官兵连最后一口气也要没有了。
曹文诏久经战阵,如何看不出陈奇瑜部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只是曹文诏若想和陈奇瑜汇合,尚且需要渡过瀍河,方才能够加入战场。
只是这瀍河虽小,河面上也结了薄冰,却也不是官兵能够轻易涉水而渡。
官兵身上多着棉甲,若是在这十一月底涉水渡河,其结果可想而知。曹文诏稍作犹豫,奈何军情如火,耽搁不得,他便要下令强渡。
只是他万万没想到,河对岸义军的火炮突然转向,齐刷刷对准了自己。
八九十门大炮,露出黑洞洞的炮口,只看到曹文诏遍体生寒!
这下子莫说强渡瀍河了,哪怕是毫无遮挡的平地,曹文诏也不敢擅自命令士卒冲了过去。
曹文诏久在边地,比陈奇瑜更能够理解火炮的可怕。他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自言自语道:“这贼子怎么生有这么多大炮?”
那总兵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