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书 > 历史军事 > 大家请我当皇帝 > 第四十七章 冲淤平衡

第四十七章 冲淤平衡(2 / 4)

住了都江堰的一个基本原理:“四六分水,二八分沙”。

实际上由于地理、地势不同,哪怕张顺知晓其中所有的细节,也未必能再复制一个都江堰出来。

但是张顺却从其中借鉴到一点东西出来。

既然河水快了下切,河水慢了淤积,那如果河水不快不慢,形成冲淤平衡呢?

正当张缙彦等人一脸莫名其妙,看着张顺写写画画,说着似懂非懂的话来,一时间都懵了。

正在这是时却突然听到张顺问道:“这广惠渠哪一年正式通水灌溉?”

“成化十七年建成,距今约一百五十余年。”张缙彦掰着手指算了半天道。

“一百五十年计下切六尺有余,每年计下切四分。竟然下切如此厉害,难怪广惠渠百五十年而废!”张顺得到了数据,口算了一遍,不由摇了摇头苦笑道。

“其理我已经尽知矣,解决之道在河而不在渠,若是尽在渠口作文章,哪怕再耗费五县百姓近二十年,也是枉然!”

“此话怎讲?”张缙彦闻言不由愕然。

这引泾和拒泾之争并非由张缙彦一人而起,实际上早在嘉靖十一年理学家马理就提出从“铫儿嘴”“凿而渠,以下达广惠”。

而万历年间泾阳知县袁化中则专门写了《开吊儿嘴议》,否决了开吊儿嘴方案,主张“拒泾引泉”。

至此,双方争论不休,以至于在原本历史上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几度论证,最终由乾隆皇帝裁决以“拒泾引泉”为正确方案。

结果张顺张嘴就来一局“在河而不在渠”,如何服众?

张顺不由笑道:“泾水有二短,故为引水患。”

“一曰:水急下切,不数年河面低于渠口矣。”

“二曰:多沙,引水日久便淤塞渠道,不得不重新疏通。”

“此二者皆泾水之病,非渠水之病也,君以为然否?”

那张缙彦闻言沉吟了片刻,不由拜服道:“秦王真天人也,臣惜惜思量,与往日所见所听两相对照,果

最新小说: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穿越做暴君 三国之董卓之婿 穿越战国成白起 战国之军师崛起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大唐昏君 满朝文武都在帮我宫斗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